top of page

2020/05/28-06/12暖暖文化工地。在最靠近天空的地方一起努力



屋頂是最靠近天空的地方,閣樓是日夢的所在。 暖暖文化工地的「閣樓」,在陡直木樓梯的左手邊。這裡,有工頭提醒的「不是」平行四邊形的鋼板當屋頂。一邊是石牆、一邊是磚牆,面街的短牆是玻璃窗。閣樓,是既隱密又能觀察動靜的窠巢。 隔熱組與塗裝組的同學,在這裡完成些什麼事呢?這是今天報導的主題,也是要坦誠以告的事實—因為有點難寫,這報導就成了我遲到在開學日才在趕寫的暑假作業。因為從今天開始,高二同學就高三了。他們離開文化工地開始畢業製作。長大了。日子,就這樣過了(匆匆)。 其實,我一直沒有搞清楚隔熱組與塗裝組的同學究竟是怎麼分組。一下子,你以為隔熱組的跑去做塗裝;一下子,你以為塗裝組的跑去撐隔熱。在三個文化工地結束,在他們已經高三的現在,我好像稍微有點了解 — 其實,他們沒有朝「成績」演化,而是朝著「完成工作」的方向匍匐前行。 在最接近天空的地方,是夏天最熱冬天最冷的所在。日夢之處,是身體綣曲的安全之地。在沒有迴轉空間的轉角處,在彎腰趴下才能構著的角落,工具是身體的延伸,但身體卻必須與空間妥協。於是,你會看見這些高二的同學,在限制中找到自己可以施力的位置,在生澀中找出自己的方法,在完成中找到成就,在進行中發現樂趣。 工頭跟我說,凡是高過肩膀的事,都不是容易的事。發泡玻璃雖是水的六分之一重,但得填充到釘好角料拉出空間固定防水透氣簿還有塗裝組上色完成的鑽泥板所構成的隔熱層裡。搬上搬下、調整位置,不只用手掌頂著,還常常要用頭頂著。在這些工作中,我分不出來誰是塗裝組,誰是隔熱組。你呢? 因為這些工作,要同學互相幫忙。這些工作的進度,要同學彼此等待。這些工作的完成,要同學在最靠近天空的地方,一起努力。 久等的暖暖文化工地閣樓的隔熱施做,今天現身空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