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2020/12/18(五)AG2019+2018@台中花博】找到自己的方式



到工地時,屋頂隔熱的封板已經完成。 我沒趕上冬日短暫的暖陽,但沒有錯過同學們工作時閃亮的臉龐。 這次是在屋頂隔熱工作快結束,高二與高三同學一起的黏土塗料課程。 自然塗料有很多種。我們之前在暖暖文化工地熟習的是灰泥塗料。除此之外,還有更古老的黏土塗料。這兩種塗料,不僅在要注意不同的施工細節,其所成就的環境,不管是在建築物理上的溫度濕度,還是在心理上的美感氛圍,都不一樣。 在工地,高三的同學有自己的默契,常常背對著鏡頭專注在牆面上嘗試。高二的同學則分分散散,有些站在木馬上高舉著刷子幫屋頂補色;有些穿梭在房子與備料之間整理分裝材料的麻布袋準備下一次使用;有些蹲在木地板上仔細刷洗攪拌塗料時留下的痕跡;有些認真掃著地有些靠著水龍頭清洗刷子與水桶 ... .... 進到工地,你會「感覺到」這兩個年級的不同。怎麼說呢?其實,就是有一點經驗與還少一點經驗的差別。 這差別顯現在:他們跟工頭與孟寰老師確認的次數與意願,顯現在嘗試時的興高采烈與小心翼翼,顯現在我拍照時的敞開笑容與眼角餘光。誰是這樣誰又是那樣,卻總是沒有個一定。 在紀錄,當然也是欣賞的同時,我突然覺得好好笑:怎麼這群同學都穿著黑色的上衣? 這可是個「特別狀況」。在德國以職業區分的工作服,塗料工作一定是全白連身。在這裡,我竟然看到一致的「黑白大反差」。 於是我問:「你們是故意穿黑色嗎?」哈哈大笑。 幫屋頂補色的女生回答我:「對啊!因為我們是高二啊!」理所當然。 於是你會看到,他們多麼自豪自己身上的黑底畫作。 因為,這是我們!我們的成就得由我們自己完成。 趁著還有天光,高高興興拍了團體照。家長會長的貨車進來,感恩每次協助課程的進場與退場。在經驗老到的阿坤哥哥車上,這次站的是高二同學。 有點兒交班的意味,這是高二主場,他們自動地運作起搬運整理上貨車的工作。高三在幹嘛呢? 當所有工具、木馬、物料全上卡車要準備上束帶時,他們走上前來帶著高二的同學一起,把「卡哩卡哩」拉緊。 這是工頭安排兩個年級一起的工作。不只在這裡,之後在畢業製作時,會需要三個年級彼此詢問、互相關照、一起合作。 這些默契需要時間養成。當然,用的是他們自己的方式。 我們只能提供機會,並且站在旁邊—等著! 提醒注意安全,載著幾位同學到候車處。上到高速公路,冬雨刷刷落下。隔日我到工務所,所有工具與物料已經放置妥當,就等就定位。 這是高二同學,找到自己的方式。 #感謝劉德輔提供專業動感的相片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