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2020年的3月14日蘭陽洋構築創意展—紀實小報導


文/寬平

是個熱鬧、令人雀躍、老天爺賞光的日子。 汗得建築工事實驗教育機構 高二的同學即將完成他們自己設計、備料、施做與成就的作品,高一的同學也來到蘭陽博物館,大家為了「蘭陽洋構築創意展」的開幕,一起高興地忙碌著。

這次在蘭博的施做,我們總共有四個工地。接下來,就是小編的紀實報導。

----

由第一工務隊組成的「浪。洋」,最早開始試組裝。 這組由四位女生兩位男生組成的團隊,有著良好的默契,在工作的當下,展現和諧與愉快的氣氛。但工程進度卻在第三天發生了些狀況:

原來,由於計算上的誤差,用來支撐「船身」的立柱有了長短的差異。怎麼辦呢?在工頭建議下,得立即修改設計,降低所有柱子的高度。

唉呀呀!實在讓人緊張。他們得花多久的時間才能完成這任務呢?3月13日(五)真是個讓人傷腦筋的日子。快收工時,同學們還直擔憂地問:「明天真的搭得起來嗎?」

開幕當天,僅有短短半天可以施做,靠著團隊強烈的完成動機,總算如期將「船」搭建在草地上。

第一工務隊的「浪。洋」就在蘭博的湖畔,釘在草地上隨風搖曳的水藍布條,就是海浪的意象。

在「船身」尚未完成時,就已經吸引許多人好奇「登船」: 「絕對不會塌,我對我們的結構有信心!」組長說。

踩上「船身」的感覺十分踏實,迎著風遠眺前方的蘭陽博物館,被風吹起的布浪波光粼粼,還真有出港的架勢!

還記得三個月前的評圖結果嗎?對照那時的不成熟與不確定,今天好似就應驗工頭說的—鹹魚可以翻身。

----

說到「鹹魚翻身」,就不得不提第三工務隊的「長亭。短停」。三個多月前,他們絕對想不到自己能夠在日本知名建築師藤森照信的「美檜亭」茶屋旁,蓋起一座自己的涼亭。

其實,第三工務隊在評圖階段曾面臨重挫,所有的設計都在當時被全盤推翻,團隊氣氛一度十分低迷。

按照當初的競賽規則,只有評分領先的兩組可以在蘭陽博物館蓋出自己的作品,但第三工務隊並不在其中。面對這樣的挫折,老師與同學都要一起處理。 終於,工頭說:「照蓋,怎麼不蓋?我就喜歡鹹魚翻身的故事。」 學生們開始卯足全力修改設計,一切從此刻開始有了轉機。

「長亭。短停」在開幕當天受到歡迎,站在「美檜亭」旁邊,同學應感與有榮焉。不但增添了趣味性,也可能成為賞鳥、休憩的空間。

----

那麼,第二工務隊呢? 「我為你撐傘」是高二同學三組作品中,規模最大、工法也最複雜的一組。

在進入蘭博開始施做前,他們的設計與準備已稍顯落後,同學們在寒假期間也試著趕工。然而,考驗接二連三地來到。

在蘭博工作的第二天,組長因為腸胃炎發燒必須退出,嚴重打擊士氣。 每個人都顯得疲憊又意興闌珊,當我參與他們的工作一起削榫頭時,他們苦笑地說:「好像連牆都沒辦法立起來。」

出乎意料的,在開幕的前一天突然進度神速。在他們終於立起第一面牆時,我不禁有些激動─只要努力,就一定可以做到!對吧?

雖然最終沒有如期完成作品,但他們一定不會忘承諾:「歡迎大家再過來看我們完成的作品!」

是啊!多山多雨的宜蘭,就等著你們為大家「撐傘」。

----

第四工地是由14位志工組成的傳藝小屋隊,參與者有裝置藝術創作者、木工師傅、鐵作師傅,當然還有熱情也專業的家長。

雖然傳藝小屋隊的工作者是大人團隊,但有趣也令人欣慰的是,當旁邊工地的同學發現大人團隊出現困難時,他們一定會主動支援。所以,在工作三天中,同學們常常來回自己的與大人的工地跑,這是我們一直期待的教/學/做的具體呈現,也是協力造屋最重要與最有趣的部分。

工作第二天,傳藝小屋隊率先立起第一面牆,成了驛站旁最矚目的焦點。到開幕當天,大人團隊與高一同學們協力互助,四面牆體已經站在驛站前。

「真的是非常有趣的經驗,謝謝你們。」最後一天開幕也是收工時,志工這樣地對我說。

謝謝大家的熱情,為蘭陽博物館的湖畔增添協力的風光。

----

尋根究底、投入工作、認真學習、團隊精神、堅持到底…… 我在蘭陽博物館東跑西跑,透過鏡頭紀錄大家的工作、捕捉大家認真的神情,嗯!這就是汗得同學的工作,也是他們的能耐!

文化工地即將開場,敬請期待小編的後續報導。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