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構介紹
辦學緣起
「汗得建築工事」緣起於造房子的反思:在愈來愈抽象的世界裡,我們要如何實在的生活?同時,我們要如何協助年輕學子,為實在的生活方式做好準備?
世界上最厲害的征服工具,不是強大的武器,而是實在的生活方式。實在的生活,讓人在情感連結、知識生產、財務自主與社會實踐上,都有立足的基礎,努力的動力。這樣的訓練,就是跨領域知識的連結與實踐。汗得,以造房子,也就是以建築為主題的知識實踐,與年輕學子一起,為未來做好生活的準備。
實在的生活感,是汗得協力造屋的過程中,一再被提及的目的:參與造房子,是連結自己與世界最直接的方式。也是一種先有紀律再有創意的學習實踐。
每次協力造屋,都是先來的教後到的。在教學機構裡,老師對於年輕的學子來說,就是先來的—先來到世界,多有幾年與世界相處的經驗。協力造屋,造的雖然不是自己的房子,但是每個參與者都願意全心投入學習,並且達成使命。所有協力的工地,在參與者的自我要求中,時時維持紀律與秩序。因為在這裡,我們實在的生活與工作。在這裡,包含自己與世界所有的連結:
透過人與人的連結,我們一起造好房子。在建材的選用與建造的過程,我們與數學物理化學有了知識實踐的具體連結,與遠方的製造、貿易與知識傳遞者有了歷史地理與經濟社會上的連結。因為老房子與老建材,我們與已知或待知的歷史痕跡產生連結。透過使用土地的過程,我們與社會事實與不同的價值觀連結。透過手工工作,我們連結思考與身體。透過解決蓋房子所遭遇的問題,我們與風土、在地、國際交融。
相較於其他公認的「知識工作」,當我們從事「手工工作」時,總是會感受到更大的行動能力與自主能力。而且,「手工工作」常常涉及更多的智慧。我們企圖了解這個感受,並以協力造屋進行溝通的實踐,所以,我們開始「汗得建築工事」的籌辦,用雙手作有用的事。
「造房子」的德文動詞是Bauen。德國哲學家海德格認為,Bauen並不特定指建築的行為,而是人生在世的種種作為,也許可以稱作為「營生」。之所以要辛苦「營生」,所求也就是為了「安居」。汗得建築工事實驗教育機構的成立,要培養能帶來「安居」的人才。他們具有蓋房子的手工與思考能力,不只知道如何做,更清楚為何而做,為誰而做。
以「安居」為前提,實踐永續建築的工藝,以尊敬謹慎的態度來完成設計、建築以及營造的工作,並以正確務實的方式處理新、老房子的能源使用,建立為未來負責的生活方式。
安居的思維
如果要回答「我們需要什麼樣的房子?」,就會回到「我們應該有什麼樣的建築教育?」的結論。在哲學與社會意義上,房子是安心的所在,不是投資的標的。儘管目前這還遠遠不是台灣的主流思想,但是透過教育,我們其期待生活中實踐建築,在建築中實踐生活。
永續建築的實踐
什麼是永續建築?我們對居住的房子(能)有什麼要求?問題的答案,取決於「我們對房子的認識」。You see what you know. 必須先知道,才會看到。對永續建築的陌生,也是對生活的陌生。從安居的角度出發,永續建築不僅是節能的建築,也是健康與自然的建築。誰能夠蓋這樣的房子?這個問題要從設計者與工作者對建材與設計的教育開始。
蓋房子的工藝
再好的設計,如果沒有正確的人才、建材與確實的工法支持,仍無法蓋成房子。誰來蓋房子?用什麼樣的方式與心態從事這件事情,決定房子的品質,也是我們居住與生活的可能。在正確的觀念、態度、作法下,我們得以回頭看過去,並放眼未來。建立年輕一代—自己的蓋房子工藝。
技術能力的社會基石
德國的工匠是站在黃金打造的土地上。工匠與技職體系,撐構起穩固的社會階層。在「老屋修復」也逐漸成形的台灣社會,我們希望培養實務與具有進取心的年輕人參與。修復的不只是外觀,而更能評估屋況、判斷損壞原因,從修建到再利用,從材料選擇與工法使用,能夠以「民藝」的角度,連結常民生活,將老屋也能適切的修復成適合居住、節能安靜與健康的「永續建築」。
教學團隊
胡湘玲
機構負責人
國立清華大學歷史所科技史組碩士
德國畢勒菲爾特大學(University Bielefeld)科技社會學博士
曾任教於德國魯爾波鴻大學(University Bochum)東亞研究學院
嘗試以多元的角度看世界、以不同的方式做事情。她努力扮演多重的角色:傳遞「勞動價值」的德國非營利組織「汗得學社」社長,以及持續在不同角落實踐人道援助精神、帶動尊重自然主體的協力造屋計畫的發起人。因為相信「書寫也能夠是一種運動」,所以期待能「透過書,傳遞知識社會所需要的生活想像」。著有《核工專家 vs. 反核專家》、《到天涯的盡頭蓋房子》、《不只是蓋房子》、《我家房子160歲》、《太陽房子》、《太陽能源》等書。
韋仁正
機構校長
德國畢勒菲爾特大學(University Bielefeld)數學學院碩士
汗得學社執行長、協力造屋的工頭、汗得建築工事實驗教育機構的校長
唸的是數學,投入的工作是「能源與房子」。最喜歡用「新、舊、東、西」的方式,蓋能源綠房子。工頭帶領從德國、潭南、亞齊、那瑪夏、龍潭、大溪中山老街到青年澎湖的協力造屋,更是再生能源的專家,舉凡太陽光電、生質能、能源建築,通通難不倒他!工頭是汗得的靈魂人物,帶著大人小孩一起,用獨到的眼光,連結未來建築與古蹟房子、連結偏鄉與城市、連結台灣與世界、連結能源與建築。
課程
機能空間設計與實作 領銜
鄭同僚
計畫主持人
美國威斯康辛迪遜大學哲學博士
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系專任副教授
台灣偏鄉教育、實驗教育推展顧問
廖佩柔
導師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系碩士
曾任跑蛙自學團自然老師,在生物及生態領域耕耘多年,深感人與自然緊密相依,持續整合所見所學,推廣自然與生命之美,陪伴與探索每個孩子的自然心地,共創永續家園。
課程
建築社會人
環境與社會
詹益忠
導師
東海大學建築碩士
詹益忠建築師事務所主持建築師
從事古蹟修復及城鄉聚落研究多年,重視「人」於區域中的意義,不僅透過建築結構整建進行老屋再造,致力於遵循歷史文化脈絡,重新締造居民與社區的連結。
課程
機能空間設計與實作
手思建築
何銘勳
導師
國立台北科技大學工業設計系畢業
美國麻州大學正念中心MBSR合格講師
從理工專業跨界到身心靈領域,再將日常生活對事物的感受力,轉化為實用的巧思能力。主導正念減壓的專業訓練,帶領學生集中專注力、挖掘內在本有的豐沛資源,有效開發自己的潛能。
課程
體健正念
機能空間設計與實作
黃世光
導師
輔仁大學應用美術系畢業
日作空間設計有限公司總監
台灣空間美學創作交流協會副會長
專業室內設計師,設計強項為建築規劃、格局配置及工程技術,擅長簡約內斂的設計風格,注重以線條與光影詮釋的生活軌跡,營造愜意的空間美學。
課程
空間設計
陳幸春
導師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藝術教育碩士
台北市立復興高中、大同高中兼任美術與藝術生活教師
2019年出版作品集《SwissArtExpo》,曾入選「北海岸藝術祭」駐區創作藝術家,擅於以多元角度深入在地思維,透過庭園設計、建築空間設計、繪畫及裝置藝術創作,喚起人們對家、社區與環境的關注。
課程
美學創作與實踐
空間設計
陳音秀
導師
輔仁大學新聞傳播系、中文系畢業
體制內高中國文教師暨導師10年經驗
慢慢Bistro社會企業創辦人
課程
文學與場域
黃筠舒
導師
中華大學建築與都市計畫學系講師
國立台灣科技大學建築研究所博士候選人
現為時境設計顧問有限公司主持人
參與過台北西本願寺、台中霧峰宮保第、台中火車站周邊文化資產等古蹟修復的計畫。保存老建物後進行修復,是一種從原有到新生的過程,秉持這樣的信念,堅持走在老屋活化的道路上。
課程
台灣建築史
營隊資訊
-
營隊日期:2023/07/23(日) - 2023/08/02(三),共十一日。
-
對象: 18歲(含)以下在學青少年(小五到高三)。
-
住宿:全程住宿在杜伊斯堡與埃森青年旅館。
-
費用:新台幣115,000元整+機票(代收轉付)。
費用含活動期間食宿、德國境內交通費、課程研習費、活動體驗費、保險費、營隊證書。不包含來回機票、護照代辦費與可能發生的Covid19相關檢測費用。機票預計是國泰航空(航班以實際訂票時為準),費用於報名後訂票完成時,依實際金額代收轉付。
優惠方案
汗得提供前七位報名同學(以繳交報名費5000元為準)
3小時免費初級德文課程
團體報名三人以上,團費9折優惠
【杜伊斯堡港區】
我們拜訪【杜伊斯堡港區】。她是全歐洲最大的內陸河港,萊茵河的掌上明珠,歐洲的門戶。港區佔地89公頃,在工業革命一個多世紀以來,是魯爾區的中心港口和貿易中心。始建於1840年至1844年,當時名為魯爾運河,連結了萊茵河與魯爾河。1994年,英國建築師爵士諾曼.福斯特 (Norman Foster)為魯爾區結構性的變革奠定了典範,將港區發展為工作、生活、文化、休閒於一體的場所。今天,港區是工業紀念碑和工業文化之路上的重點。
【奧博豪森儲氣槽】
我們走讀【奧博豪森儲氣槽】。這不僅僅是一座工業紀念碑,更是城市的象徵。1927年2月開工,不到兩年時間,歐洲最大的盤式儲氣槽高117.5公尺,直徑67.6公尺,矗立在萊茵-黑爾訥運河上。這座巨大「工業大教堂」無與倫比的空間體驗,不僅讓人感受到工程的偉大,也會對工業化技術成就心生嚮往。存儲量為 347,000 立方米,高度為 117 米,直徑近 68 米,直到 1988 年,它一直是歐洲最大的操作盤式儲氣櫃。
【杜伊斯堡的後⼯業景觀園區】
1901-1985年間,這裡是泰森⼤煉鋼廠,總共生產3700萬噸特殊鋼材。由於煤礦及鋼鐵⼯業使周邊地區嚴重污染,於1985年停產。景觀園區由彼得・拉茨於1991年設計,目的是在生活中理解過去的⼯業,而不是採取排斥的態度。公園設計與原用途緊密結合,將工業遺產與生態綠地交織在一起。他因此作品獲得2000年第一屆歐洲景觀設計獎。
【水瓶座水博物館】
位於魯爾河畔米爾海姆 (Mülheim an der Ruhr),是工業遺產之路的一部分。奧古斯特.蒂森 (August Thyssen)於1892/93年建造了這座 50公尺高的水塔,為附近的管材和軋鋼廠以及社區供電。1989年5月26日起,成為古蹟保護建築,並改建為博物館。可以乘坐電梯穿過曾經容納500,000公升水的水槽。在頂部,綜覽魯爾河谷和周圍的城鎮 。
【彼得.貝倫斯大樓】
彼得.貝倫斯是德國最重要的建築師之一,也是現代設計的先驅。他的作品幾乎涵蓋了設計所有領域,他眾多著作和公開演講的核心問題是「藝術與技術」之間的聯繫。他在1920年贏得GHH建築競賽。遵循包浩斯和新客觀主義的設計語言,體現當時工業界的普遍理念:盡可能合理化和集中所有可操作的物件。這座90公尺長的建築竣工於1925年。鋼結構被包裹在巨大的磚砌體中。依據「重在下,輕在上」的原則,每平方公尺承重500-5000公斤。今天以他命名的宏偉建築,自1998年即成為LVR工業博物館的中央收藏站。超過350,000件物件存放在中央博物館。它們講述工業時代無數的生活和工作故事,同時記錄從18世紀末至今,萊茵工業和社會歷史的重要面向。
【萊茵普魯士礦工社區】
上世紀初,杜伊斯堡及周邊地區的採礦業大幅擴張。為了提供從西里西亞、奧匈帝國和荷蘭招募的工人足夠的住宿,1903年在萊茵普魯士煤礦周圍建造了一個礦工社區。這裡的生活受到礦場管理部門嚴格的監督,管理員每週兩次檢查街道和房屋,也為照顧家庭和花園提供獎金。礦業衰退後,社區逐一拆除以興建高樓。1968年開始,居民在公民倡議下聯合起來阻止後續拆除計畫。他們的行動包括絕食。1979 年,杜伊斯堡市最終買下了這個社區得以保留。今天,萊茵普魯士礦工社區是受古蹟保護的建築,居民也成為擁有者。
我們走訪【艾森海姆博物館—魯爾區最古老的工人社區】。在魯爾工業的黃金時代,成群結隊湧入該地區的工人在這裡找到了家。1846年,艾森海姆工人社區由當第三座鋼鐵廠的工會所成立,成為魯爾區最古老的聚居地。1950年代後期,現代化的住宅取代據稱過時的社區。但是當挖土機在1970年代抵達艾森海姆時,居民們採取全國性的抗議行動以抵制拆除。我們走訪艾森海姆博物館,了解社區的歷史,也認識當初反對拆遷的鬥爭與日常。
【防空洞博物館】
為反對遺忘,我們拜訪【防空洞博物館】。第二次世界大戰顛覆以往戰爭中對前線和後方的區隔。納粹德國狂熱的征服政策,始於1939年對波蘭的「閃電戰」,而且繼續佔領和對許多歐洲國家進行殲滅戰。魯爾區因其軍備工業而成為盟軍轟炸機編隊的主要目標。一直到今天,因為發現二戰期間的未爆彈而需大規模疏散,仍在魯爾區時有所聞。300平方公尺的展覽空間就位於二次世界大戰的防空洞。透過歷史展覽和藝術裝置,博物館特別致力於魯爾區空戰的歷史,與對戰爭提出反省。
【胡格爾別墅】
我們將拜訪【胡格爾別墅】認識克魯伯工業,他被歷史學家定義為德國工業史中的「神話」,是德國的工業王朝。位於埃森市的胡格爾別墅由於1870年至1873年間建造,一直到1945年二次大戰結束,這裡是是克魯伯家族的住宅與代表建築。位於28公頃的公園中間,擁有269 間客房,這裡遠遠不止是一個著名企業家庭住所,更是德國工業化時代的象徵。皇帝、國王與來自世界各地的企業家、政治家和政治家、科學家和藝術家等,都曾是這裡的客人。
【瑪格麗特⾼坡社區】
我們走讀【瑪格麗特⾼坡社區】。這是魯爾區最著名的工人社區。20世紀初,瑪格麗特⾼坡社區並非由煤礦或工廠創立,而是由私人瑪格麗特.克魯伯基金會創立。1906年,建築師以工業化社會需求與控制預算為設計前提開始建造。按照當時的標準,公寓的佈置幾乎是豪華的,包括瓷磚爐灶和抽水馬桶。單元式與可重新組合的內裝設計:獨立盥洗設備,房舍標配冰箱、衣櫃、書桌、床、沙發椅等基礎生活用具,雖然不是每棟房子的外貌都相同,但具有統一的風格。是工業化時代,美學與生活在建築上的實踐。這裡不僅對克魯伯工廠的工人開放,也對所有沒有足夠資金蓋房的「不太富裕」的人開放。這是德國第一座「花園城市」,現有規模115公頃,有935座建築,共計超過3092間單元住房。由瑪格麗特.克魯伯基金會管理,被視為人類宜居的典範。
【耶穌復活教堂】
我們拜訪【耶穌復活教堂】體會「蛋糕教堂」的現代性與神聖性。耶穌復活教堂是現代教堂建築的引領建築。由建築師巴特寧於1929/30年間,也就是世界經濟大蕭條時期所興建。這座圓形教堂以鋼、水泥與磚為主建築材料,是現代鋼構教堂的先河,屬於建築大師三座原型教堂建築之一。被譽為現代性建築師的巴特寧以工業化與模組化的建築方式,在德國興建了150座教堂,其中包含90座在二戰後時期緊急提供難民與流離失所者安身立命的緊急教堂,人稱「巴特寧教堂」。
【世界⽂化遺產關稅同盟煤礦工業建築群】
我們走讀重工業的現場【世界⽂化遺產關稅同盟煤礦工業建築群】與【魯爾博物館】。這裡被稱為「魯爾區的艾菲爾鐵塔」,1851-1986年開採石煤。在2001年被聯合國教科⽂組織指定為世界文化遺產。包浩斯風格的12號礦坑於1932年開放,在建築和技術上都堪稱傑作,被評為「世界上最美麗的礦場」。建築師使用包浩斯的設計概念達成⼯業整體建築群的巔峰之作,也是新實用主義實踐。
【波鴻世紀廳—鋼、玻璃、石頭的工業大教堂】
我們走讀【波鴻世紀廳—鋼、玻璃、石頭的工業大教堂】。這是工業紀念碑、文化大教堂與旅行者的天堂。波鴻世紀廳是一座由8根鋼拱形桁架所組成的類大教堂結構。創建於1902年,和毗鄰的【西園】是21世紀魯爾區典型工業文化的重要基石之一,代表著一種復興的精神,並彌合新舊之間的差距。
【艾森海姆博物館】
我們走訪【艾森海姆博物館—魯爾區最古老的工人社區】。在魯爾工業的黃金時代,成群結隊湧入該地區的工人在這裡找到了家。1846年,艾森海姆工人社區由當第三座鋼鐵廠的工會所成立,成為魯爾區最古老的聚居地。1950年代後期,現代化的住宅取代據稱過時的社區。但是當挖土機在1970年代抵達艾森海姆時,居民們採取全國性的抗議行動以抵制拆除。我們走訪艾森海姆博物館,了解社區的歷史,也認識當初反對拆遷的鬥爭與日常。
【獨木舟探索旅程】
我們在魯爾河上漫遊,進行獨一無二的【獨木舟探索旅程】。深入魯爾河谷最美的自然環境,拜訪停止運轉的工業景觀,在新舊的堰道系統中穿梭。這是一場長達9公里的文化與自然之旅,以自己的身體語言靠近。
台北→法蘭克福
7/23(日)
TPE
19:15
21:15
(香港)
23:35
06:50
法蘭克福
法蘭克福→台北
8/1(二)
法蘭克福
13:45
07:10
(香港)
10:20
12:20
TPE
我是柯姐,參加過三次小建築營隊,每次到的城市、著重的主題都不同,這是我很喜歡跟著工頭和湘玲老師旅學的原因——在不同的季節、年紀以及不同的社會環境下,我們需要學習的事情不大一樣,而他們從未停止去思索,這點顯著地反映在他們設計的課程上。
第一次到德國是我 14 歲的夏天,我們在 Detmold 的露天農業博物館砌磚搭橋、推動磨穀物的風車,在運河上的船看閘門如何透過水位上升改變航道與方向。而德國夏季的玩樂自是不會少的,森林訓練場、獨木舟、健行、攀岩⋯⋯身體記住的率真快樂,很難被忘記。
第二次是 15 歲的冬天,同行學員年紀較長,加上寒意,思考的事情較為沉穩而深刻,我們探訪 Detmold, Münster, Bielefeld, Bochum 的教育機構、圖書館和美術館,也回到 Detmold 的露天農業博物館學木工、測量與古蹟修復。冬天玩得就不太一樣了,室內游泳池、室內攀岩、溜冰、打雪仗、堆雪人,很冷但很新鮮。
第三次時我 16 歲,在慕尼黑唸書,移動到法蘭克福擔任助教。在德語有比較好的基礎下,聽納粹時代的故事、Bauhaus 的理念、歐洲貨幣與貿易概念,有更多的收穫和思考激盪,而夥伴們大多是汗得的學生,從他們身上看到很多我欠缺的實作經驗和速寫技巧,也是很好的學習。特別喜歡以助教的身分拍照紀錄下他們觀看建築的眼睛,非常有趣。
小建築營隊是我學習如何與夥伴在不熟悉的國家共同學習、旅行與玩樂的入門磚,隨著我長大,每一次的旅學都幫助我往上砌磚——關於建築、關於人道、關於文化、關於協作、關於生活,漸漸地就搭起了這麼一座橋,把我牽向更好的世界。
柯姐/台大物理治療系
我在未成年的寒暑假參加過幾次海外營隊,有商業週刊的太空人營,也有汗得學社的小建築營……還有一回當過小建築營的輔導員,任務是設法讓同伴聽話一點,晚上早點睡覺不要吵鬧。
商業化的主流營隊,帶隊者通常不具備與主題相應的專業知能,他們只負責帶你到定點,講解交給設施內的導覽人員。而汗得學社最特殊之處,就在於領隊對整個主題的知識掌握度。
植木林、煉鋼廠、太陽房子、工匠訓練機構,領隊韋仁正可以在每一個景點說出這個地方重要在哪裡,屬於產業鏈的哪一個環節,和上下游之間的關係,對產業面、文化面、社會面又帶來了什麼影響……感覺就像是一個隨行家教。
植木林、煉鋼廠、太陽房子、工匠訓練機構,領隊韋仁正可以在每一個景點說出這個地方重要在哪裡,屬於產業鏈的哪一個環節,和上下游之間的關係,對產業面、文化面、社會面又帶來了什麼影響……感覺就像是一個隨行家教。
隨行家教的好處,就是能保持主題的連貫性。單一定點的導覽人員,通常只知道他這一站的事情,如果自己沒有能力前後整合,容易使知識變得破碎。知識架構是最難自學的部分,而領路人的價值正是為你提供架構。
汗得學社另一個有意思的地方,就是少了各種形式化的活動,穿隊服唱隊歌拍大合照……卻多了同生活連結的豐富體驗和參與。我去了兩次小建築營,行程都不一樣。造紙,榨油,爬樹,划獨木舟,在街區走走逛逛,在河邊吃三明治,在德國超市採購,在青年旅館烤肉……遠遠不只有建築這個主題。
成員們的關係是否友善和平,也會對旅程舒適度有很大影響。有些孩子一脫離父母視線範圍就充滿攻擊性,出去玩最怕遇到這種同伴。難得出遠門一趟,還得在異地和別人鬥智鬥勇,會讓人心神耗竭。
我曾經參加一個營隊,每天晚上被其他小孩惡意拔掉手機充電器。不知道是客群不同,還是營隊文化使然?在汗得學社的活動裡,倒是都沒見過有誰在欺負別人。基本人際關係不出問題,才有餘力談玩耍呀。
有一回車子駛過德國鄉間,我坐在副駕駛座稱讚風景真好,韋仁正很得意:「還可以齁?」看他握著方向盤的笑容,你就知道他真的很喜歡這裡。
小螃蟹/台大心理系
不知不覺當年國三畢業的大哥已經快要大學畢業了,那年跟著工頭探險的新奇感於今猶然。
回想工頭這號人物是從下課花路米的眼中認識的。兒時過著與自然為伍的生活,讓我擅長感知環境的變化。
營隊期間,對於滿腔熱血的青少年最吸引人的絕對是出國玩樂這件事。然而在幾天後我突然發現,為什麼所有感官都能夠舒坦地向四周蔓延?
原來,木造房子不如印象中飄散藥劑的刺鼻,而是木頭賦予的氣息
原來水泥房子不比印象中如烤箱的存在,而是藉由水泥,讓房子呼出沁涼的空氣。
德國人在蓋房子時考慮的不只是「堅不堅固、華不華麗或高不高大」,而是將我們常常忽略的「抽象感知」納入其中。
主修生物的我,深知感應變化而作出調整是生物的本能。殊不知,現在的社會高度依賴科技,人類失去與大環境的連結。
接受來自視覺與聽覺的大量資訊,我們的觸覺和嗅覺卻漸漸麻木了。
德國人歷經工業革命,大煉鋼廠的鍋爐還直挺挺地站著。與印象中斑駁鏽蝕的鐵架恰恰相反,小朋友穿梭其中,學習踏在歷史上的觸覺。
汗得沒有教會我國英數自社,他教會我找回感覺。
大哥泓均/成大生命科學系
汗得小建築營,「不虛此行」!
背上行囊,踏上德國這塊土地,成了時空旅行者。用雙腿實踐,上山下海,進入了擁有最完整之建築城市之一的Detmold 老城區以及農村生活露天博物館;走進蜿蜒的威悉河對岸,總能看見那幾百公尺高,在當地人眼中的「大山」,學習著森林裡植物、地質、產業與歷史之於建築的關係;攀爬於森林中以及悠遊的划於古老長河和運河間,無形中建立起相互協力的能力。藉由不同的視野,真實感受、認識並速寫下百年歷史所留存下來的生活樣貌。
整趟旅程邊聽!邊看!邊想像!邊紀錄!
是的,非常忙碌!卻也訓練著我們感覺統合的能力。如果要說從汗得建築營收獲什麼,我想是透過建築習得歷史,以不同視角切入思考、借鑒,反思現今進而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
翊涓/獨立舞者